“你扶苗来,我植树;你培土来,我修枝”......山坡上,我们夫妻二人正在忙碌着。
我是妻子,名叫刘春玲,我的丈夫名叫秦新,我们俩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林业局所属林场林业技术员。
湖北省十堰市竹溪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腹地,全县有林地面积430.53万亩,森林覆盖率82.6%,植被覆盖率83.9%。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,林业发展潜力巨大,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任务多。
每逢春季两季植树造林繁忙季节里,在竹溪沟沟叉叉,总能见到我们俩个人的身影,我们一个手拿一张图纸,一支铅笔;另一个手持照相机,肩背大包,穿梭于造林、护林山坡上。春去秋来,我们播撒绿色希望,栽下棵棵树苗,守护万顷山林......
工作26年来,我们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,都干出了一定成绩,获得了多种荣誉称号,我年年被单位评为“先进林业工作者”,并取得了林业高级工程师证书。丈夫被县委宣传部授予“模范通讯员” 称号。我们夫妻二人的传奇故事也在全县林业系统被广泛传播,我被称为“技术匠”,丈夫则被称为“笔杆子”。
从原湖北省林业学校毕业后,我们俩都被分配到了竹溪县偏远山区林场,一干就是20余载。林场是生态建设主阵地,播绿插绿,保护森林资源是我们林场工人的主业。在茫茫林海中,我们以林为业,以场为家,以从事营林技术为荣。每逢植树造林季节,我们与同事们一道,吃住都在山坡上,不完工我们坚决不撤离,我们用所学的林业知识指导林农育苗、挖窝、栽植、管护,一件接着一件干。
别小瞧我是一名女同志,可我爬山过坎,从事野外林业调查工作一点也不比男同志差。每一块设计的造林地,我都要深入到实地进行踏查了解,从昔日工作过天池垭林场到如今的双竹林场,我都从事林业技术工作,每一处山头地块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和汗水。竹溪是山区县,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任务重,特别是在设计“退耕还林”“生态公益林”“封山育林”“绿满荆楚”“精准灭荒”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时,无论酷暑、严寒,对于我所设计每一块造林图班地块我都要亲自到达现场,进行查看、勘测、勾绘、比对,这样我心里才觉得踏实。每勾绘一个造林图班,我都要反复对照图纸,进行读图判别,生怕因自己的一次疏忽大意而导致勾绘图班的偏离,造成图与实地不相符的差错。丈夫总是为我鼓劲,默默支持我,多年来,经我设计的图纸没有一次出现过地与图不相符的差错,经国家、省、市、县检查验收,每一次都得到好评。
丈夫在我的感召下,一点也不“落伍”,无论工作岗位是在源茂林场还是在岱王沟林场,每年植树造林季节,他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前,在整地、栽植、运苗、技术服务指导上,能够充分发挥所学林业专业技术技能,与同事们一起进行科学组织,严格监督,服务跟踪,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一个星期,新穿的迷彩服被林中荆棘藤蔓刮得“体无完肤”,手臂、脸颊被杂草树枝刮伤多处也毫无怨言。丈夫爱好新闻写作和拍摄,植树造林空隙,也不忘用自己手中的镜头记录着大家工作劳动时美好瞬间,用笔尖书写劳动丰收成果,文稿形成后,他还要反复推敲修改,直至征得我的修改意见后才进行投稿。
我们俩为了适应现代林业工作需求,开始接触电脑技术在林业工作中的运用。对于从事林业技术我们,掌握电脑相关软件操作使用是当务之急。我们俩互学互帮,一点一滴地摸索学习。没有老师指导教学,我们就从学习电脑开机、键盘打字、办公软件操作、制图软件运用......,一步一个脚印,我们都很认真地学,反复操作练习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与钻研,现在我们俩都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系统(GIS)等软件在林业造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,很好地服务了现代营造林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的需要。
在野外从事植树造林工作,生活饮食没有规律可言,有时为了赶在造林季节里把树苗栽植完,常常要放弃双休日,加班加点赶工程进度,造完了一个山头转场另一个山头。风餐露宿,饿了啃方便面,喝了饮山泉水,这就是我们在野外工作时的“一日三餐”。每年在春秋两季造林期间,从造林整地到苗木栽植,我们都要在施工现场,对每一块造林地整地、每一个树窝大小、每一株树苗栽植,我们都要拿着尺子进行严格“丈量”。别人都说我们很“死板”。我们却说,“我们是技术员,就是要监管好植树造林每一道关口,确保栽一株活一株,造一片成一片。”
我们把树栽上了,还要接着对幼苗进行1~3年抚育、施肥、修剪、防病治虫等跟踪管护。夏季气温高、野外蚊虫多,我们冒着炙热的太阳持续工作在林业抚育最前线,一个月下来,我们的脸、手臂被太阳晒黑了,孩子见到我们,都认不出了。
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”我们都是党员,深知肩上的绿色使命担子很重。无论刮风下雨,还是严寒酷暑,在山头地块总能见到我们忙碌的身影。我们俩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初心,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,挥洒汗水点亮绿色梦想。
我们还充分利用工作业余时间,刻苦学习林业信息新闻写作,我总是在一旁不断鼓励丈夫,“不怕稿件不被刊登,就怕你不坚持。”工作多年来,丈夫始终如一,对于创作正是有了我的谆谆不断激励教诲,丈夫才能够坚持到如今。在我的影响下,丈夫的创作热情很高,每年都能在报刊、网络等各级媒体发表新闻报道多篇。近几年来,我们俩已累计在《中国绿色时报》《国土绿化杂志》《湖北林业网》等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各级媒体刊发稿件600余篇,营造了全民参与植绿、护绿、兴绿、爱绿浓厚氛围,为传播竹溪林业声音,讲好竹溪林业故事鼓劲加油!
我们俩从事林业工作多年来,已经深深知道,林业职业是一项很艰苦的行业,几乎每天都要与山林打交道。春季,我们植树造林,让山川披绿;夏季,我们挥洒汗水,砍伐林中杂草藤灌,培土施肥;秋季,我们补植补造,呵护森林;冬季,我们巡山护林,防火防盗。我们既然选择了林草这一职业,就要义无反顾,无怨无悔,奉献青春才华,直至雪鬓霜鬟;我们既然是林草人,就要擦干汗水继续奔赴植树造林护林现场,护育出生态盎然的绿水青山,这就是我们林草人“敬业精神”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,坚持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,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,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,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。”时代对我们林草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我们要建设现代化林业,就需要有更多的林草人,能够扎根林草生产建设一线,尽职尽责,埋头苦干,争创佳绩,谱写新时代林草事业新篇章,替河山装成锦绣,把国土绘成丹青......